谈话会上笑声扬
□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蒋希伟通讯员常帅崔月明
“上个月开谈话会时,俺随口说了一句想买电暖器,没想到扶贫干部就记到心里了。这不,现在俺已经用上电暖器了!”2020年12月28日,在茌平区韩屯镇常庄村的谈心室里,贫困户常传祥开心地说。
当天,常庄村每月一次的谈话会如期举行。大家你一言、我一语,畅谈一年来村庄的发展变化,以及扶贫干部为贫困户所做的暖心实事,现场气氛融洽热烈,欢笑声不绝于耳。
“原来俺家的老房子经常出问题,现在好了,张书记找来施工队帮俺做了屋顶防水,连墙皮‘鼓包’都给修好了。”贫困户李连英说,省派第一书记张维忠心里时刻装着贫困群众,他的帮扶举措务实、有效,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。
一年来,常庄村的村容村貌和村民居住环境有了大幅改善,贫困户常宝飞对此赞赏有加:“我之前对村里的环境不太满意,提出过意见。如今,村里的环境变化太大了,不仅干净整洁,村东还建设了小公园,成为村里老人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场所……”
要想扶贫取得实效,必须把贫困群众所需、所盼作为扶贫工作的立足点、出发点。为此,张维忠联合常庄村“两委”干部,专门建立了谈心室,定期把贫困群众聚在一起,开展谈心谈话活动。谈话会上,扶贫干部与贫困群众坦诚交流,面对面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,有针对性地研究帮扶措施。帮扶干部还利用谈话会向贫困群众普及有关扶贫政策,与他们做好对接,切实把精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。
在充分了解贫困群众的想法后,常庄村结合全村实际,进一步明确了产业扶贫方向,细化了精准帮扶举措。他们采取项目托管的方式,在贾寨镇耿店村建设了高效集约温室大棚,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。不仅如此,常庄村还利用产业扶贫资金,建成了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,每年产生近3万元的收益,全部用于全村的扶贫事业,增强了全村产业扶贫的内生动力,赢得了贫困群众的交口称赞。
来源于聊城日报、聊城晚报、聊城新闻网的原创作品,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创作者。